古宏新
在博罗县福田镇村庄中,山下村、依岗村、三江村、冲径村、石巷村、钱屋村、果合岭村等的村民是讲本地白话(粤语)的。大部分的村庄的村民都是讲福田客家话:如石坑村、坳岭村、徐福田村、荔枝墩村、横溪头村、横溪头石碣移民村、新屋仔村、福昌屋村、塘面村、栏水屋村、火烧园村、江埔头村、营盘吓村、田寮村、岭口村、马田村、瓦窑前村、鸡公坑村、何屋村、江村、唐屋村、排下村、氹塘村、围岭村、竹笺埔村、石巷移民村、红坎村、葫芦氹村、柿树吓村、打鼓谭村、道姑田村等等。但在福田老圩镇东面的移民村,操的不是福田客家话,而是梅州五华口音客家话,村里不论男女老少的口音,都与福田的客家口音差别很大。
根据长辈们的回忆和政府有关部门资料查实,移民村村民是从梅州五华县安流镇鹤肇村人迁来的。20世纪40年代初,因生活所迫,移民村村民为了生计便从五华徒步向西南、向西走走停停,穿越了揭西县、海丰县、陆丰县,迁徙途中暂在惠东县稔山镇乌皮岭村、坝仔村小住了几年后,又一路继续迁移,经过几年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才迁徙到当时的博罗县七女湖乡角洞古屋村(现属惠州市惠城区管辖)定居住下来,1955年又因兴建角洞水库,由人民政府组织迁移到现在的博罗县福田镇。
初迁时,由于安置房没解决好,移民们便分散到福田圩镇附近村庄(依岗村、新屋仔村、塘面村)的祠堂居住和村民家的空闲屋暂居。移民们因居住分散,语言沟通不便,又没有安排耕地等问题,生活诸多不便。为解决这困难,移民们协商后一致推荐古冠雄(家名汀开)、古仲华(家名舜开)、古雁祥等3人为移民的代表,派他们(古冠雄、古仲华2人)到乡、县、省里反映移民们的实际困难。在省政府副省长古大存和各级政府的关心下,安置移民们的拨款、划拨耕地、建筑住房等等终于落实到位,并将移民们定位为非农业人口。
移民落户后,为解决移民们的生活出路,在当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分別成立了以移民村村民组成的集体企业——福田搬运站和福田移民新村生产队。搬运站的职责:主要为福田圩镇的党政机关、粮所、供销社、食品站、粮食加工厂、邮政等单位搬运物品;移民新村生产队的职责:主要耕种水稻、花生等农产品;农闲时加工编织竹箩、粪箕、竹帽等等。这两个集体企业的成立,解决了移民们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
初来时,这些客家移民的语音口音虽与当地村民差別较大,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暂时影响移民们与当地村民的交往,但过一段时间后,移民们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习性,逐渐地融合到当地的社会群体,并与当地邻近村民和平共处、友好往来。随着岁月迁移,移民新村村民们的子女与当地人结亲。有趣的是,当地女子嫁入该村后,不久后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梅州五华话。现在的移民们的后裔都能操说梅州五华话和当地的客家话、粤语等几种方言。
移民融入当地后,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至今,60多岁以上的当地人,一提起移民村,他们很自然会想起已逝的一些老前辈,如:古冠雄(被当地称叫古老师)、古仲华、古尧开、古吉祥、古善先等等,称赞这些客家人,艰苦创业、关心社会、乐于助人的客家精神。这些客家移民前辈的美德,在福田当地被传为佳话。
如今,这个由古氏南迁十一世祖巩公后裔南山公派下的三十三世辈的亚炳(椿芳)、吉祥、来祥、雁祥、善先、胜安、发祥(枟芳)、泗乃、娘安、辉祥等人的后裔组成的移民村,从原来的15户60人左右繁衍发展到现在有200多人了,人人仍讲五华客家话和承传五华原籍的生活习俗。现家家户户建有小楼房,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