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文苑 > 客家文学
客家文学
丰湖漫草
 
      宋湘自序
 
  惠州西湖,以东坡先生得名。水之清不如杭,居然水也。湖之广不如杭,居然湖也。湖上之长林丰草名亭杰阁不如杭。居然长林丰草名亭杰阁也,颖之西湖吾未见,见杭之西湖矣,不能废惠之西湖也。今年侨寓湖上,风日佳时,一艇一笠,未尝不出,出来尝不有,所题识殆游者有结习略同耳。家玉洲随予读书,知予生平善弃,乃遂默为检存自春徂秋,得诗若干首,秋杪肺病不复出,诗遂少,今依原录以关涉湖山者居前,而年中赠答写怀之作附焉,题曰丰湖漫草,聊志游踪,湖故二,曰丰曰鳄,东坡以后,统名西湖,今称丰湖者纪寓也。
嘉庆六年辛酉岁小除日宋湘自叙。
 
湖居十首
 
 
水划东城断,    城根水拍门。
路才人一艇,    人已在西村。
僻舍联樵牧,    余毡获犬豚。
读书更垂钓,    沙鸟此乾坤。
 
[注释]
     ①宋湘于1801年(清嘉庆六年)春应惠州知府伊秉缓之邀,任丰湖书院长(丰湖书院即今惠州学院所在地,这里风景秀丽,有“小蓬莱”之称)。这组诗对是惠州的风光景物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作者寓居惠州西湖时的心情。
     ②西枝江流过惠州城,把惠州城分成东西两部分。
     ③丰湖书院后边与黄塘村相联。黄塘村当年还是比较偏僻之地。湘常漫步黄塘村,与砍柴人、牧牛人,黄塘古寺僧人有交往。
     ④杜甫《旅夜书怀》有“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欧”句,用当地所见的沙欧来比喻自己的境遇。宋湘借杜诗写自己当时读书垂钓之心境,与杜诗之意不同。
 
[译文]
  西枝江水把惠州城分割成城东和城西。江水拍打着东西两岸,一船之隔的江水,把路分开,我居住在西村。偏僻的寒舍与砍柴人、放牧农户相邻。有时我不好意思收下他们送来的猪肉狗肉之类的东西。我做完学问后,常常去江边钓鱼,那些沙欧就在这天他间落户安居。
 
 
藤菜家家足,    山茶户户储。
门生时致酒,    邻父或投鱼。
诗半闻钟后,    行多过雨初。
江湖真满地,    风月自吾庐。
[注释]
      ①作者自注:“苏(轼)诗: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惠州藤菜茎叶都可吃。轼认为可与吴中莼菜匹敌。
      ②罗浮山甜茶,饮后甘甜。驰名中外。
   ③丰湖书院内原有大钟与黄塘古寺相邻,宋湘在丰湖时的诗作,多半是听到钟声响后写的。
      ④宋湘出门漫步多在刚下过雨的时候。
      ⑤惠州西湖原与东江河、西枝江相通。
      ⑥清风吹拂明月照在我的居所。
 
[译文]
  藤菜和山茶在惠州来说,家家户户储备充足。门生弟子常常拿酒来,相邻的父老乡亲有时也送鱼过来。大家座谈畅叙,因此,我大多数的诗作是在晚休钟声响后完成的;我行走散步也多半是在雨过初期。惠州城的江和湖真多,清风、明月常临我的住所。
 
  三
 
竹外月光来,    湖天洗更开。
六桥十点树,    独夜一层台。
海隔人间世,    身留掌上杯。
不知苏玉局,    可似我徘徊。
[注释]
          ①西湖六桥。“第一即西新桥;二即拱北桥;三曰烟霞桥;在永福寺之左;四曰迎仙桥,在元妙观之左,通茅华洲,逍遥堂,旧名三眼桥;五曰明圣桥,在陈公堤中;六曰大通桥,亦曰园通桥。”(《惠州西湖志》卷五)
②杯:音杯pié,意即酒杯。
③苏玉局:即苏轼。
[译文]
     竹林那边一轮明月升起,西湖的天空一片皓洁明亮,好象用清水洗过一样。惠州城中的六座桥、十个景点的树木,放晚看去就象一层层的长台。沧海桑田人间事,我手中拿着酒杯,我想假如苏轼还在惠州,这夜是否象我一样在朦胧月色中徘徊。
 
 
日日苏堤上,    游人语不休。
两桥成故事,    一带有千秋。
身后名何补,    生前酒几酬。
可怜人月意,    感慨亦登楼。
 
[注释]
     ①从惠州市丰湖门到孤山有堤可通,堤是苏轼当年寓惠州时所修。传说当年修堤时因湖水深,风浪大无法合龙,苏轼与当时修堤总管栖禅寺僧希固商量,派民工到罗浮山伐来石盐树,此树质地坚硬,且常有咸味,不怕虫蛀水浸。用此木打桩,终于把堤筑成。苏轼有诗记其事:“即知石盐木,坚硬若磐石。后来勿忘今,尽涉水过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便把大提命名为苏提。
      ②两桥指东新桥、西新桥。东新桥在城内,西新桥在西湖苏堤上。都是苏轼在惠州时损资所建。
      ③据清光绪年间刊《惠州府志》载:“宋圣三年(1069年)道士邓守安以舟为浮桥,苏轼捐犀带助成之。”苏轼有《东新桥》、《西新桥》诗记其事。
 [译文]
        每天许多游人在苏堤上面说个不停,东、西新桥成了民间谈古论今的故事。这一带均有千古难忘的事,日后用什么来定名呢?我现在只能饮几杯酒,可邻的人与月,每晚都在江楼上出现。
 
 
欲问罗浮月,    梅花只掩关。
迢迢佛迹水,    莽莽象头山。
采药春先种,    投舟几夜还。
颇愁多病骨,    无分逐仙班。
[注释]
           ①唐代西域名僧叫僧伽大师,南游于泗洲(今江苏省)建寺,唐中宗亲书“普光王寺”赐之,一时很有名声。唐宋人好佛,全国各地都建塔亦名泗洲塔。惠州泗洲塔建于宋代以前。此句意为莽莽苍苍象头山上,可寻觅到从千里迢迢西域传来的佛家圣地。
         ②东晋葛洪,江苏人,为避战乱,南来罗浮山炼丹,现罗浮山仍留有当年葛洪的洗药池、炼丹炉。
         ③宋湘居惠州丰湖书院时,身患肺病。此句意为自己身体多病,是没有缘分追逐到神仙的队伍中去的。
 
 [译文]
      假若要问罗浮山的情景,那么一大片一大片的梅花却把路都掩闭了,然而莽莽苍苍的象头山上还可以寻觅到从
更新日期: 2011/8/12     浏览次数: 1483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马年唱马歌
下一篇文章:浅译宋湘《湖上五别诗》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306465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