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研究
客家研究
从惠州系客家看客家文化

汤富华

  自1998年3月《惠州日报》连载我编译的《客家人》一书后,六年来我对本土及海外客家人增加了许多的感慨。
  来惠州后,我常回忆起1991年冬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中国城所见的客家人。作为一个语言工作者,最使我惊奇的是他们的语言能力,他们除了会说英语、印度语、西邦戈尔语外,最奇怪的是还会说客家话。他们的子弟大部分都没有到过中国,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在离开了家乡多年以后还能让家乡的方言在异乡代代相传?很显然,客家人那种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此显示了她神奇的魔力。
  我在日本大阪看到的台南客家游客及到惠州公干的新加坡客家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所操的客家话与梅县及惠州地区的客家话相似。更为奇怪的是去年我回湖南师大参加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时,发现从浏阳来的一个同学竟然也是客家人,这些亲身经历与我编译的东西是如此地吻合,使我不得不对其越发重视起来。
  今年1月21日中央四台“走遍中国”节目组将我找去参加节目拍摄,在秋长镇一座客家老围屋前拍了一些关于客家迁徙的故事。在节目中我对围屋被弃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无论是客家文化还是客家话,对其正面的评点是客家民系研究的主流。随着客家围屋真正居家作用的终止,我们应多一点考虑这个民系的发展史上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其发展的方向问题更是如此。
     身在惠州十二年,亲眼目睹大亚湾的经济大起大落,及“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的豪言壮语,对东起大亚湾西至罗浮山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惠州客家的表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同样是面对外来的经济开发,在80年代,台湾南部的客家人大规模游行抵制BAYYER公司在台南设厂。而大亚湾在苦等了13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大型外资企业——南海石化项目,除了欢迎外,还有一村支书忙着诈骗移民费1500多万元。还记得南海石化工程协议达成时,《惠州日报》把当天的新闻报纸做成金箔版以示纪念,壳牌公司的总裁来惠州时,当天晚上市政府特别安排在西湖燃放大型烟花一小时,当时可谓是全城万人空巷,可见这也是这片土地的人民的民心所向,连这位总裁本人都说:“我这是英国女王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等、靠、要成了一种文化,炒作也成了一种手段,以至于以大亚湾为经济主导的惠州文化和外部形象在90年代初期给人的印象已大打折扣。
  再比一比畲话地区的东莞,其经济发展一年一个脚印,2001年其对外经济总量达到全国出口总额的六分之一。原为惠阳地区所辖的东莞在经济总量上已远远大于老府城惠州。新近建立的东莞大学城初期投资就达20亿人民币。90年代初的大亚湾地皮热让许多人至今仍然沉醉在白日梦中。只求天上掉下金饼子,吃不完、用不尽。靠卖地皮赚来的钱,从海边的小镇到老府城的一部分居民满足于早上饮茶至11点,开个房打麻将,晚上吃吃海鲜、唱唱卡拉 OK、泡泡小姐,再开房打麻将直到有人输完。这种主流意识仍是有了好地皮,我何苦像“北佬”那样“博命”。于是乎,该地子弟认真读书的少,反正父母有钱,去国外读个洋文凭更好。
  更滑稽的是一些客家人将祖先诞生地来的人鄙夷地称为“北佬”、“北婆”,以示地主的优越感。可是这十一年来亲眼所见到的上至高官下至市井小民,这些人的日子越过越不景气,麻将桌上的赌筹也越来越小了,口气自然慢慢变小了。缺乏文化知识,缺乏上进心,最终害的不是一代人,可能是三代人。在惠州的大型成功企业,那些拿高薪的中高层管理技术骨干多半是他们十年前所鄙视的“北佬”,难以见到当地人的子弟。这种逐渐的变化如果没有对客家民系变迁的思考是很难看到其下降的趋势的。客家群体历经近2000年终于来到太平洋岸边,不得不面临着更进一步“客”的选择,所谓“客”在这里是指人群因经济、文化、战事而迁徙的民系活动。
     今天,客家人自中原的南迁应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他们回归中原,重塑中原文化在岭南异化后的价值回归应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异化后的价值观有极强的政治意识。这有积极的一面,但大部分人的处世方式是对丑美的混淆,对恶事丑行不投诉、得过且过。客家话中的名言:“众地莫企,众事莫理”,更是有代表性地表达了客家民系明哲保身的信条。客家南迁近2000年,可是主流意识仍然是以“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客”意识立身。围屋几乎被客家人同时大面积的摒弃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这是否可以成为一次反客为主的机会?回归的客文化是否还能还原为作为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的民风民俗?当然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况且酿豆腐、第二次埋葬、凉帽、斜襟宋衫、水客,金罂等客家特征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这又使我想起了遍布世界的犹太人,同样地犹太人从罗马帝国时期起就被从格兰高地驱逐出来,背负着亡国的悲苦。两千多年来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感谢对希伯来语和犹太教的忠诚,他们终于在1967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客家文化发展的困惑应是如何将散落在全球的客家文化有益地发展起来,像以往那样在战乱、天灾人祸之时仍保持自己的走向,坚守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保持团结一体的优良传统。凭此完全可以在其它不同民系的国人面前彰显其荣耀和高贵。然而“九十年代看惠州”这句大话是在惠州面临一次发展的机会时提出,可是客家文化中的“小富即安”和“客居他乡”的不安意识使得惠州失去了十年的黄金时间。再回顾千百年前与元军对抗的文天祥先辈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世人。正如黄公度的诗所云:“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虫尽,重戴天来再破荒。”遗憾的是这种剽悍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在“客”的过程中慢慢地异化了。“九十年代看惠州”的幻灭不得不使我们对客文化能否完善发展予以非同小可的置疑。

2003年4月8日
(作者是惠州学院外语系主任)

更新日期: 2011/8/16     浏览次数: 3959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我学唱客家山歌的体会
下一篇文章:从古老故事看客家精神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298470 位访客(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