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 页  客家动态 客家研究 客家人物 客家风情 客家文苑 客家经济 客家县区 客家大观园 客家论坛 牵手客家 联系我们
 
客家会之窗
 
专题介绍
亮丽的风景线:惠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赛
弘扬客家精神:参观叶挺故居和崇林世居
缘定七夕:万人相亲大会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谢仕强在惠州客家文化论…
济济一堂论客家:惠州市客家文化论坛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晚会主持词
编者的话
领导关怀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当前位置:惠州客家 > 客家人物
客家人物
杰出的人民民主革命家——邓演达
□  叶洪添
  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勇敢战士、伟大的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优秀的军事家和军事教育家,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他是我国民主革命史上一位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可是,1944年至今,还一直流行着一个错误的看法——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
  一、   小资产阶级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往往对革命的态度左右摇摆,或是表现为革命的狂热性,或是悲观失望
  说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那么我们先要看看小资产阶级的属性、政治立场、主要特点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小资产阶级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它摇摆于无产阶级之间,并且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补充部分不断地重新组成”。马克思说:“他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结合我国的实际,小资产阶级思想对我们党有哪些影响呢?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思想方法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内出现的只重书本知识不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只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反映了这一思想方法;在政治倾向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随着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当革命发展较顺利时,易出现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当革命遭受挫折或与资产阶级合作时期,亦表现为悲观失望,或表现为追随于资产阶级之后的右倾情绪和观点;在组织生活方面,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脱离组织的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
  综上所述,我们对小资产阶级作如下概述:
  一是小资产阶级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和财产,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为主,一般不剥削别人。如中农、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
  二是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及其对革命的态度:一方面它是劳动者,身受三重剥削和压迫,具有革命性,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它又是小私有者,为维护其经济利益,往往在革命高潮或低潮时,对革命的态度会左右摇摆,或是表现为革命的狂热性,或是悲观失望。
  三是小资产阶级除了具有革命性之外,又具有自私性、狭隘性、保守性,以及动摇性、妥协性、狂热性及左右摇摆性。

 
 
  二、邓演达决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

  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及上述列举的种种表现,可以说与邓演达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的伟大实践毫无沾边之处。邓演达决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宋庆龄说:“邓演达同志是位超群出众、得天独厚的革命家,因其早置生死于度外,所以他才能那样坚定忠实,绝不妥协,曾未有片刻为物欲所动摇,地位、权势和财富,只要他要,十分容易获得,但他却轻蔑地对之不屑一顾。”她之所以称邓演达“坚定忠实”,即坚定地主张国共合作,贯彻执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坚定地与工农群众站在一起,坚定地与中共亲密合作,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二是他“绝不妥协”,即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定不移的斗争。现从三个方面加以概述:
  (一)  邓演达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
  邓演达读陆军小学时年仅14岁,就参加同盟会。接着参加辛亥革命并先后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和沈鸿英的战斗,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国民革命时期,他竭诚拥护国共合作,坚决贯彻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创办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军阀吴佩孚等反动势力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与此同时,他一生致力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研究。他丰富与发展三民主义理论,具有旗帜鲜明、见解独特和剖析深邃等特点。
  邓演达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英、美、日、德等帝国主义势力日益膨胀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图谋,提出了国际反帝联盟统一战线方针;在民权主义方面,他认为民权政权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平民政权。这个政权就是以工农为基础的平民政权。他还认为,建立平民政权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无剥削的、民主的、土地国有的、产业社会化的、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在民生主义方面,一是关于工业近代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必须发展民族自主经济,使国家独立富强;二是关于农民的土地问题。他认为第一步实行“耕者有其田”;第二步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后,实行土地国有,亦即土地社会化。可见,他把民生革命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 他是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坚强战士。
  邓演达捍卫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过程,也是他与破坏国共合作、背叛三民主义的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他公开谴责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有许多人悲观失望,有的不革命了,也有的人追随了蒋介石,但邓演达没有因革命失败而气馁,也没有因反革命的猖獗而动摇,而是继续坚持革命。“4.12”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不久,邓演达和宋庆龄、毛泽东等联合发表《讨蒋通电》,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4月25日,邓演达主持了在武汉举行的20余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谴责蒋介石政变、残杀工农群众的罪恶活动。
  1927年8月15日,邓演达到了莫斯科。他与宋庆龄、陈友仁于11月1日发表了《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指出:蒋汪之流已经成了“旧势力之化身,军阀之工具,民众之仇敌”。1930年8月,邓演达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发表了《政治主张》,明确宣布要为复兴国民革命,推翻南京国民党新军阀,建立平民政权而斗争。为此,他于1931年夏制定了武装反蒋起义的军事计划。然而,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
  邓演达不怕牺牲、威武不屈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被捕后,蒋介石软硬兼施,要他放弃自己的主张,宣布解散组织,并许以高官厚禄,但他一屑不顾,严词拒绝,最后血洒金陵,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革命英烈。周恩来对他的反蒋斗争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人格很高尚,对蒋介石始终不低头。”
  (三) 他具有高尚的品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生观。
  邓演达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在革命过程中,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一边,勤奋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他说:“我们如果真要做人,真要享二十世纪的幸福,真是要勤力用功才是啊。”邓演达两次出国考察,他目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状况,又对比中国十分落后的现状,表示要为“革命作最后的牺牲”,“为人民为大家去死”。
  (三)  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他的思想核心
  邓演达在革命过程中,不存在软弱、妥协问题,他始终坚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始终与破坏国共合作的右派分子作斗争,始终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他不存在左右摇摆问题,他恪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始终支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始终以工农的利益为重。邓演达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生观,是他的思想核心。邓演达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邓演达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民主革命家。这一评价具有科学性,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称他为人民民主革命家,他一生忠于人民民主革命事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背景资料
邓演达简介
  2007年3月1日是邓演达诞辰112周年纪念日。邓演达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百折不挠,坚贞不屈,作出了伟大贡献。他的深邃思想蕴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理想。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惠州人。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与新三民主义革命事业的捍卫者与继承人,国民党左派,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14岁时参加同盟会,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斗。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协助创办黄埔军校,曾参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赴海外考察,寻求中国革命道路,1930年回国,同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1931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时年36岁。
 
 
 
(作者原系惠州学院政治系教授)
更新日期: 2011/8/31     浏览次数: 1937
字体:[小] [中] [大]
上一篇文章:东江工农红军副总指挥郭瘦真
下一篇文章:吉隆坡王叶亚来

Copyright © 2024 惠州客家.all rights reserved IE6.0,DPI:1024×768
本站第 7303015 位访客(2008-04)